大家心目中的優等生是什么樣的?學習成績出類拔萃,德智體美樣樣全優,老師眼里的好學生,同學心里的模范生。這樣的人,每個學校都有那么幾個。不過,職場是另一個“戰場”,從校園出來,所有的優劣秩序都要重新洗牌,從前的優等生今天可能變成職場上的“績差生”。做不好職業規劃,優等生也會寸步難行。
咨詢案例
為何天資聰慧的我,面對工作毫無頭緒?
S君,從小天資聰慧,一直學習成績優異。為了讓他在各方面全面發展,家里為他報了各種培訓班:書法、美術、游泳……一切都為了讓他成為“天之驕子”。S不負重望,從小學到大學,不僅學習成績優異,而且書法、演講、繪畫、游泳樣樣在行,獲獎無數,大學里考托福還是校最高分,實在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。
快畢業時,S進到羨煞旁人的大國企實習,全校名額只有5名,他就是其中之一。班上的同學都來祝賀他,他心里也美滋滋的。如果實習半年能順利過關,就能和公司簽署正式勞動合同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周圍的同學都開始忙忙碌碌的為工作四處奔波,而S君每天按部就班去實習。畢業時,他順理成章地進了這家國企。然而,這份工作的新鮮感和價值感很快就煙消云散了,他發現自己對這份工作一點興趣也沒有,而且里面復雜的斗心勾角也讓他無法接受。
S對自己的實力很自信,沒多考慮就辭職了。然而,找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。雖然有好幾家公司請他去面試,不是他自己覺得不合適,就是用人單位看不上他。時間一晃就過去了3個月,S的工作遲遲沒有定下來。父母看不下去,建議他考研究生,憑他的實力再讀個碩士應該沒問題。S卻一點都不想再聽從父母的安排,也不愿意去考研究生。可是,自己到底去做什么呢?什么工作看起來都了無生趣。
想當初,在學校的時候,什么考試拿不下,如今卻為工作的事苦惱成這樣。S意識到這事已經不是自己的能力可以解決的,父母也沒辦法幫自己,拿上簡歷,尋求職業規劃師的幫助。
解決方案
找到興趣所在,擅用能力特長
“S在大學畢業前,職場對他來說完全是一個未知的領域,沒有職業定位,更沒有職業規劃。直到第一份工作碰了釘子,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。此時,他發現不能再聽父母的,要自己拿主意了。問題是他沒想法,沒方向,所以只有迷茫。”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分析認為。其實,像S這樣的優等生不在少數,只是“癥狀”或輕或重,本質原因是自我認知不足。
在各種榮譽背后,提煉不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也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價值觀是什么,面對職場肯定不知措施,此時職業規劃師的引導尤為重要。
從職業規劃師與S的溝通情況和職業測評結果來看,S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興趣都偏向于事業型領域,并且S有做領導人的人格潛力,思路非常有邏輯性,行動力和目標感很強,這些性格特質對組織管理非常有益。此外,S還表現出對拓展和維護人際關系非常感興趣。
綜合一系列情況,職業規劃師給出的職業定位是,市場拓展(基層崗位)。憑S的資質,可應聘進一家大型外企,然后逐步成長為市場部主管—>市場部總監—>公司副總。在工作經驗累積到五年左右時,S可考慮讀MBA,向職業管理者方向發展,向職業經理人方向努力。
S對這個規劃方案十分認同,走出咨詢室前,職業規劃師多次道謝。不出所料,不到一個月,他就進入了一家知名外企的市場部工作,不但優秀的外語能力得以發揮,各種特長也成為他拓展人際關系的“金鑰匙”。
職業生涯規劃要記住的11個重要提示
1、只要有選擇,就做自己喜歡的。沒有選擇,就做自己能做的。
2、有一些培訓班,或者一些民間社團,或者論壇,都是可以先去試試的地方。比如你喜歡藝術,可以在相應論壇上發帖子,發表言論。有類似活動,可以去看看。有培訓班,先去學點。每一步都是給自己搭個橋。
3、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好好理理自己,做好下一次起步的準備。走專業化的路線,可以持續走很長。只要堅定,堅持。
4、現實問題還是要考慮的。所以,先堅持現在的工作。但是可以為未來作準備。找不到待遇不錯適合的工作,很可能是因為你現在的積累和市場的需求有距離。準備的方式是:研究行業、研究你想從事的工作,做好知識積累。有機會的話,寫些文章,認識一些人,或者兼職做點什么。遇到困難的時候,要善于自我激勵,這也是本事。
5、在同領域找工作,突出自己的經驗優勢;看看自己的心理承受力,如果承受力強,應聘市場銷售一類的工作,如果承受力弱,應聘生產、行政一類的工作;不用太在意位置,從某種角度來說,人還在成長,所以不在意什么樣的職位,主要考慮你想做的事情和企業希望你做的事情一致就好。
6、不要輕易換行業,如果企業不錯,盡可能敬業,獲得更多的信任,也就獲得了更多的機會。先把這份工作做好,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機會。事情做好了,才會有機會。
7、報告中反映的你是一個創意型,主要的特點是喜歡深度探索,對于經常和信息觀念打交道的工作比較喜歡。這樣的工作,如果你過去沒有涉及,你需要“搭橋”。比如,你現在做的工作是商務型,你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,把你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做出自己的體系來,教給后來者,這就是培訓師或者咨詢師的角色。未來有機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咨詢師,再轉換工作。測評的最主要目的是幫助你了解自己,至于是否需要轉換工作,還要看時機。職業選擇必須具體四個條件:1、職業方向是自己喜歡的;2、職業是自己可以勝任的;3、相應的資源條件是具體的;4、有合適的時機。
8、練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你問問自己,這個領域需要練就什么樣的核心競爭力,用此來決定是走是留,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在哪里。你現在還沒有足夠的競爭力,2年,你看到了企業的運作特點,也看到了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,這個時間很短,你對現狀還不夠滿意,是企業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,你可以到外面看看,投簡歷,經歷面試,你會知道別的企業給你的薪資和機會是不是不同。至于是否讀研究生,只要搞清楚,研究生是不是有助于形成核心競爭力,讀了研究生是不是更加容易被企業接受。
9、你把一個領域做熟了,再補自己的短,否則,補短的時候會心慌。如果你確定了方向,就可以堅持了,除非你找不到方向,可以作職業方向定位測評。
10、掌握技術之后,可以選擇一家有歸屬感的企業。職業發展,要抓住核心競爭力的成長這條主線。
11、25歲一個很關鍵的年齡,你現在找不到自己的路,不是你特有的問題,幾乎每一個職業人,在自己的能力沒有成長起來的時候,都難以輕松地做出選擇。所以,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,在別人指出的道路上“生存”,是很必要的本領,只有這樣,才會給自己創造新的成長機會。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樣的能力和潛力,不論怎樣,你都要相信自己,可能現在的工作不是你喜歡的,但是,堅持并給自己創造機會,是你需要面對的。很多時候,工作都不是自己樂于接受的,但是并不妨礙在其中做出成績,并享受快樂,這是職場上看不見的至高境界,也是人和人之間內在的競爭力。建議你,如果有選擇,就重新選擇,如果比較困難,先堅持,做好現在的工作,給自己爭取新的機會。